四种依恋类型及对亲密依恋的影响 依恋和信任的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985 阅读

四种依恋类型及对亲密依恋的影响

依恋和信任的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依恋和信任的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1、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
可以很安心地与人亲密,并建立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担心被抛弃。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自己值得爱,他人也值得爱和信任。
2、痴迷型(低回避,高焦虑)
渴望与人亲密,又怀疑对方并不想和自己亲密,很担心失去,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和饥渴。会做许多努力以获得关注和爱。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觉得自己低价值、不值得爱。总想努力得到他人的赞许,寻求认同。容易感觉被误解和不被重视,对别人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喜欢夸大负面信息,让自己更加焦虑。常处于怀疑、又爱又恨、拿不起放不下的矛盾中。
3、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
回避亲密接触,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追求独立,因此容易让爱人陷入焦虑。对负面情绪和信息有回避倾向。往往在关系还没进展就开始退缩,觉得对方不可靠,亲近他们的企图会让他们紧张。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自认为有价值,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不太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希望和爱人保持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不需要对方为自己付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打算有所报答。出现冲突的之后会拒绝一切沟通。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望。
4、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
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独立。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

依恋什么意思?

依恋,汉语词汇,意思是留恋;舍不得离开,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类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依恋理论是一个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它包括三个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三类。
依恋是幼儿在与父母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抚养关系。
安全型依恋对亲社会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后两者的依恋类型又称为不安全依恋。对亲社会行为会产生一种退缩或矛盾纠结的情感。
举个例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对妈妈的离开,是不会太焦虑不安的,他看不见妈妈时仍会开心玩着玩具,他相信妈妈是会回来的。由此推论,这类儿童长大后,在社会交往中,内心的安全感很足,他们很开放,包容力强,周围人际关系会很好,反之,后两类不安全依恋类型,内心矛盾与纠结,又想要良好关系,又怕对方伤害自己,想亲近却又与之对抗的方式,很拧巴。会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