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双因素认证 python怎么表示素数?

[更新]
·
·
分类:互联网
3802 阅读

python双因素认证

python怎么表示素数?

python怎么表示素数?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是常用算法之一,与素数相关的应用也非常多。在这一部分我们来集中讨论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为素数。
素数,又名质数,是指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
如果要判断一个数n是否为素数,通常会采用穷尽法,即将n除以2到n-1中的每一个数。如果能被这个范围内的某一个数除尽,可知n不是素数,若是都除不尽,则n为素数。
nint(input(请输入n(n1)))
t0
for i in range(2,n):
if n%i0:
tt 1
if(t0):
print(n,是素数)
else:
print(n, 不是素数)
程序中的t用来统计n中除1和自身之外的因子个数。若循环执行完毕,t的值仍然为0,那么就可以知道n无其它因子,所以n为素数。
实际上当n除以2到n-1中某一个数能除尽(即余数为0)时,就可以得出结论:n肯定不是一个素数。这样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再除下去了,基于这个思路,可以将程序改进如下:
nint(input(请输入n(n1)))
for i in range(2,n):
if n%i0:
break
if(in-1): #在循环体里,i最后取的值为n-1
print(n,是素数)
else:
print(n, 不是素数) 实际上当n除以2到n-1中某一个数能除尽(即余数为0)时,就可以得出结论:n肯定不是一个素数。这样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再除下去了,基于这个思路,可以将程序改进如下:
nint(input(请输入n(n1)))
for i in range(2,n):
if n%i0:
break
if(in-1): #在循环体里,i最后取的值为n-1
print(n,是素数)
else:
print(n, 不是素数)
程序中的break语句是改变程序流程的语句,它可以结束这条循环语句的执行,去执行紧跟在循环语句后面的那条语句。因为是从循环中break退出的,所以i的值必然是不等于循环变量i取的最后一个值n-1的。但是这种情况,对于当n为2时程序会报错,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该程序:
n int(input(请输入n(n1)))
for i in range(2, n):
if n % i 0:
print(n, 不是素数)
break
else:
print(n, 是素数)
注意这里的else并不是与循环体里的if语句相匹配的,它是与for循环语句相匹配的,表示当for循环正常执行结束而不是用break强行退出时,去执行else子句的语句;若是在循环里执行break语句强行退出了,则不执行这个else子句。
此时再试一下,发现它就可以判断2是素数的这种情况了。

为什么选择Python作为学习人工智能的起点?

这是一个好问题,确实对于很多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来说,我也建议从Python等编程语言开始入门人工智能。
从学习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起点应该是机器学习。不论是Python语言也好,还是数学、统计学知识也罢,这些知识对于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从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上来说,机器学习本身就是人工智能领域和大数据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当中,找到其背后的规律。不论是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还是强化学习、半监督学习等机器学习范式,数据都是机器学习的基础,而编程语言则是收集数据的重要工具。
对于刚刚开始进入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同学来说,老师往往都会安排从收集数据开始,而由于Python做数据收集(爬虫)非常方便,所以很多同学都会先学习使用Python,进而使用Python来完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实现。
实际上,还有很多语言可以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比如C 、Java等语言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很多应用,而且在行业应用场景下,往往采用C 和Java更为普遍,因为生产场景往往更重视应用的稳定性、执行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
以我的课题组为例,很多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的创新要进行落地时,往往都会把在验证阶段使用Python完成的代码再使用Java重写,或者采用C 来重写,相信很多同学也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尤其是做纵向课题转横向应用时,这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总体上来说,虽然Python语言在生产场景下依然有不足的地方,但是随着云计算平台不断发展和壮大,尤其是进入到云原生阶段之后,Python语言未来的应用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应用边界也在不断向传统学科扩展。
最后,如果有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相关的问题,欢迎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