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的粑粑酸臭味是怎么回事 宝宝七个半月,拉的便便有酸臭味?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263 阅读

婴儿拉的粑粑酸臭味是怎么回事

宝宝七个半月,拉的便便有酸臭味?

宝宝七个半月,拉的便便有酸臭味?

正常宝宝大便颜色呈黄色或者金黄色,有酸味,但没有臭味。宝宝大便有酸臭味,说明宝宝可能消化不良,这些天的饮食要注意,清淡,温热易消化腹部不要受凉。可以适当吃点益生菌来给宝宝调理肠胃。调理一段时间后若宝宝大便没有改善,建议去医院化验。

宝宝便便酸臭怎么办?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积滞”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积滞是由于小儿内伤乳食,停积脾胃,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引起的一种脾胃病证。以 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夏秋季节发病率 略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婴幼儿多见。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 幼儿容易反复发病。
积滞病名始见于 《婴童百问·第四十九问》,曰: “小儿有积滞,面目黄肿,肚热胀 痛,复睡多困,哭啼不食,或大便闭涩,小便如油,或便利无禁,粪白酸臭,此皆积滞 也。”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 记载的 “食不消候” “伤饱候”,概括本病为脾受寒 凉,饱食伤脾而引起的脾胃疾患。积滞的治疗,《万氏家藏育婴秘诀 ·伤食证治》 提出: “伤之轻者,损谷自愈也。损之不减,则用胃苓丸以调之。调之者,调其脾胃,使乳谷自 消化也。调之不减,则用保和丸以导之。导之者,谓腐化乳食,导之使去,勿留胃中也。” 指出 “损之” “调之” “导之” 均为治疗积滞的基本法则。
积滞与西医学中消化不良症相似。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 正虚因素 小儿素体脾阳不足,或因病后失调,脾气虚损,或过用寒凉攻伐之品, 损伤脾胃,导致中焦运化力弱,乳食易于停蓄不消,形成积滞。
2.食伤因素 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饥饱不均,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受 纳失调,积而不消,乃成积滞。
二、病机
本病主要病位在脾胃。饮食不节,滞而不消,病情进展,可变成积 积久不消,迁延 失治,影响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所以有 “积为疳之母,无 积不成疳” 的病机特点。
1. 基本病机 乳食停滞。
2. 常证病机
(1) 乳食不化 小儿脾常不足,如喂养不当,乳食不节,或较大儿童饱食无度,杂食 乱投,生冷不节,食物坚硬不化,或恣食肥甘厚腻,不易消化,皆能停积胃中,胃失和 降,则呕吐,脾不运化,中焦气滞,则脘腹胀痛,大便不调,臭如败卵,此为实证。
(2) 脾虚夹积 如小儿素体脾阳不足,或因病后失调,脾气虚损,或过用寒凉攻伐之 品,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加之乳食不节,更易停蓄不消,形成脾虚夹积 之候。
【临床表现】
患儿多有不食或少食,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稀臭如败卵或便秘。部分伴有烦躁 不安,夜间哭闹或发热等症。多有伤乳、伤食史。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不思乳食,口气臭秽,脘腹胀满。
2. 嗳气酸腐,呕吐酸馊,肚腹胀满,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大便不调,气味酸臭。
3.烦躁不安,睡卧不宁。
4.有伤乳、伤食史。
5. 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没有白细胞。
二、鉴别诊断
1.厌食 厌食与积滞虽然都有不思饮食的表现,但是积滞伴有嗳气酸腐,呕吐酸馊, 肚腹胀满,腹痛欲便等表现,而厌食则腹部坦然无苦。
2.疳积 疳证之疳积虽也有积,但其是在脾胃虚弱致全身气血亏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特征为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烦躁激动。 而食积虽有腹部胀满之症,但绝无明显虚羸之象。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辨轻重
(1) 轻证 不思乳食,时有呕吐,大便酸臭,夹有食物残渣。
(2) 重证 除有上述症状外,伴有脘腹胀满,胸胁苦满,面黄恶食,手足心及腹部灼 热,或午后发热,心烦易怒,夜寐不安等症。
2. 辨虚实
(1) 实证 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为实证。
(2) 虚证 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倦乏力,形体消瘦,多为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
1. 基本治则 消食导滞。
2.具体治法 本证的治疗,实证以消导为主,虚中夹实者宜消补兼施。常用的治疗 方法有: ①消食导滞法: 适用于乳食内积,而脾胃不甚虚弱者。②攻下积滞法: 适用于积 滞较重,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者。③消中兼补法: 是消中带补,使消导积滞不致损伤脾 胃,适用于食滞兼脾虚者。④补中兼消法: 是扶正为主,消积为辅,达到养正而积自除的 目的,适用于脾胃虚弱而有积滞者。
三、分证论治
1. 乳食内积
证候表现: 乳食少思或不思,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烦躁 哭闹,或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腻,指纹紫滞,脉滑数。
证候分析: 乳食内积,中焦气滞,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胃肠不适,则夜卧不安,烦躁哭闹 积滞中脘,故食欲不振 积滞中焦,化湿化热,则大 便秽臭 舌红,苔腻,指纹紫滞,脉滑数为乳食内积,化湿化热之象。
治法: 消食导滞,和中化积。
方剂: 消乳丸 (《证治准绳》) 或保和丸 (《丹溪心法》) 加减。
方解: 乳积选消乳丸。方中神曲、麦芽消积化滞 陈皮、香附、砂仁理气消滞 甘草 和中。食积选保和丸。
加减: 脘腹胀满甚者,加厚朴、青皮行气消滞 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止呕降逆。若积 滞较重,化湿化热,而症状表现为腹胀满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者,可选 用枳实导滞丸。
2.脾虚夹积
证候表现: 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喜伏卧, 呕吐酸馊,夜寐不安,大便溏薄酸臭,夹有乳瓣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或 细滑。
证候分析: 本证因虚致积,其脾气虚弱,气血不充,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 瘦。脾不健运,乳食不能正常消化而停积,致气机失畅,故脘胀腹满而喜伏卧,大便溏 泄,夹不消化食物残渣。舌淡,苔白腻,脉细滑,为虚中夹实之象。
治法: 健脾益气,消食导滞。
方剂: 健脾丸 (《医方集解》) 加减。
方解: 本方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 枳实、陈皮理气 消胀。
加减: 无发热而苔厚腻者,加藿香、佩兰以化湿醒脾 寒凝腹痛,加木香、干姜、白 芍以温中理气止痛 小便短少者,加炒薏苡仁、茯苓以淡渗利湿。
四、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 小儿化积丸 消食化滞,适用于乳食内积型食积。
(2) 保和丸 健脾行气消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食积。
(3) 香连化滞丸 理气化滞,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积滞证者。
2. 热熨疗法
(1) 连须葱白一把,莱菔子10g,生姜2块,共捣烂,用酒炒后,布包熨脐腹部。治 疗受寒后出现的食积。每日1次。
(2) 酒糟100g,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放腹部热熨,每日1次,每次2 ~3 小时,适用于脾虚夹积者。
3.捏脊疗法 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示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 示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示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 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但捏第3次时,在肾俞、脾俞、胃 俞穴处将皮肤提起。每日1次,连续6日为1疗程,如病情未完全好转,则进行第二疗 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食积。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 控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应易消化并含丰富营养。
2. 添加辅食要注意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使婴儿逐步适应。
二、调护
1. 适当减少食量,减轻肠胃负担,促进积食早日消化。
2. 忌食生冷油腻等难消化之物。
3. 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胃蠕动。
4. 有呕吐者,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痛时,可揉摩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