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是无调性音乐吗 无调性音乐有没有接近巴洛克风格的音乐?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132 阅读

春之祭是无调性音乐吗

无调性音乐有没有接近巴洛克风格的音乐?

无调性音乐有没有接近巴洛克风格的音乐?

在巴赫的作品中也有概念非常强的,BWV565是一首人人都耳熟能详的赋格,即使在现在看来这首作品的概念性非常强,除了音调上的游走外,拥有一个个锯断式的结构,非常鲜明却即简单又美丽。
早期的勋伯格的确是承接浪漫主义的风格,听他最开始尝试的无调性并没有序列音乐只是不再筵席了调性音乐的使用。罗曼主义到达末期之后,技巧的追求开始接近了人类的极限,调性上的复杂走音还有前后的穿插转变已经变得难以理解,甚至毫无意义。在同期还有尼采,叔本华,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影响下,抽象和观念在人累精神中的重要性已经被这一小部分人意识到了,同期的美术,绘画等艺术也都产生了改变。音乐人开始意识到旋律并非一定要依赖在调性的理论上完成,而音乐也并不只是动人的旋律,我们都能发现在已知的在音调旋律之上的巨大可能性,梅西安就认为音乐是心理能量的表达,瓦雷茲也说过音乐另一种语言,但是不表达任何东西。
因此完全可以说无调性是一个音乐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节点,勋伯格是意识到了这点后,才开始了无调性的尝试,起初的作品听起来跟浪漫时代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和谐音的运用跟巴洛克时代和当时的爵士乐的确是多少有些相似,做了几次反响不错的尝试之后,很快勋伯格本人也意识到了脱离了调性之后,乐曲组织发生的困难。没有了一个核心主题,艺术的力量是分散的,于是勋伯格想到了使用了序列法。在我们看来评价对比已经变的很简单,而对于当时这些音乐家完成这种突破的整个过程都是非常艰难并且的,如同在黑暗中隐隐的知道一个方向,但是却没有任何参照帮助的苦苦摸索。之后的作品比如《春之祭》开头悠扬的,到后来的间隙中因,证明不在调性下依旧是能具有很强的能量传达。布莱茲作的钢琴曲也是充满了序列的艺术,对于有绝对音感的人来说听他的序列音乐,简直就像是在解一个有趣而且设计精妙的数独谜题一样。还有太多,
我们现在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探索也是在一个黑暗中摸索的过程,寻找并且总结哪些还尚未获知的那种可能性。这是一项“为所有人又不为任何人”的工作。在这种探索中,其实任何设想都有价值,不能用“可不可以”来判断。“做与不做”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怎么做好”,也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至于真的可不可以,这是要留给后人去评判。

世界上第一部立体声动画片?

1940年上映的《幻想曲》是一部过于超前的作品。这部迪斯尼制作的第三部动画长片,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立体声的电影。
《幻想曲》是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由萨谬·阿姆斯特朗、詹姆斯·阿尔格、比尔·罗伯茨等执导,华特·迪士尼等人参与配音,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等人参演,于1940年11月13日在美国首映。
《幻想曲》共八段落,《魔法师的学徒》讲述米奇因擅用魔法干活而酿祸,《春之祭》讲述生物形成到恐龙灭绝的过程,《时光之舞》讲述动物共舞,《荒山之夜》和《圣母颂》讲述魔王召集魑魅魍魉,其它段落则表现影像与音乐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