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心理发育正常 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3423 阅读

怎么判断宝宝心理发育正常

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

孩子为什么爱吮吸手指?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孩子有这方面切身体会。
我儿子从小寄养在老家,等孩子一岁多接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孩子特别爱吃手指头,感觉他对手指的吮吸渴求,超过了对妈妈的渴求。我一直教育孩子不要吮吸手指头,不卫生,别人看到了笑话咱等等。可是孩子根本戒不掉对手指头的依赖。
到了四五岁,只要孩子有空或者无聊时,他就会吮吸手指,或者啃指甲,屡禁不止。我想孩子大点会好起来的,谁知到了七八岁,他还是改不掉吃手指的习惯,一遇到困难或者精神紧张,心里不痛快,孩子就会变吮吸为啃指甲,把双手指甲啃的血淋淋的,甚至低着头啃剪指甲,我看了想落泪。
这怎么办?说也不听,孩子好像有瘾一样。没办法请教儿童教育专家,才知道儿子啃手指甲的病根种在小时候。
专家说,一岁以内孩子,正处于“口欲期”,他们靠吮吸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常见月子孩睡梦中都在吮吸。一岁到三岁,孩子会逐渐改变吮吸手指习惯。如果还继续依赖吮吸获取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会对外界表现出不感兴趣或情绪沮丧。持续等到了六七岁,孩子就会啃指甲等等……总之,过了“口欲期”,继续吮吸手指的孩子,家长必须给予重视和关心,消除孩子不安全感,转移孩子兴趣。
听了专家解释我恍然大悟,儿子寄养在外,缺乏安全感,来到我身边后,我又是个粗心的妈妈,孩子一直处于不安全感和焦虑中。找对了结症,给予孩子充分关爱和疏导,孩子很快就迈过“啃指甲”这个坎。
所以,一岁以内孩子吮吸手指是婴儿独有的享受,请放心让他们享受。一岁到三岁,孩子慢慢会转移兴趣,不再吮吸手指头。如果三岁以后仍然吮吸成瘾,家长就要重视起来,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消除他们焦虑因素,帮助转移注意力,改掉吃手指习惯。

幼儿阶段3-7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孩子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再到小学期,成长的重点依次是:身体、认知/语言、情绪/社会性。三者都需要,同时三者在三个时期依次侧重。
0-2岁,婴儿和学步期,身高比出生时增长75%,体重是出生时的四倍。大脑发育将达到成人的70%,神经元和突触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开始初步的条件反射和模仿。做爬、站立、走等动作,主动的知觉(听觉、视觉、联合知觉等)。12个月开始说话。2岁时词语可以达到200个。在情绪和社会性上,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对人初步的信任萌生。
2-6岁,幼儿期,孩子成长重点为认知(包括语言)。1.区分外表和真实能力增强2.注意力持续改善;3.再认、回忆、情节记忆和自传式记忆增强;4.对错误观念的理解增强;5.会顺数、倒数和简单加减;6.词汇量达到10000左右,使用许多复杂的语法形式,理解字母和读音有系统相关。使用自创的拼字法。同时,在情绪的社会性上,这段时间,孩子比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能解释和预测别人情感反应的能力增强,更多依赖语言表达共情,习得许多与道德有关的规则和行为。性别成见观念和行为持续增多,理解性别恒常性。这段时间,阅读和舞台剧非常重要。
6-11岁,小学期,情绪/社会性是孩子成长的重点。自我概念开始加入人格特质和社会比较;自尊分化为等级结构,并下降到更现实的水平;自我意识到的自豪和内疚,感受到个体责任感的制约。9-11岁,自尊上升,做成败归因时能区分能力、努力和运气。能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看待自己。责任感和独立性更强;分配的公平性推理从绝对平等发展到论功行赏再到平等和慷慨。能从第三方角度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能辨别道德规则与社会常规。孩子有了友谊,所以这个时期,群体活动非常重要。
无论在哪个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双方的陪伴,对孩子安全的依恋和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少。教育的专业化,不是把孩子放手给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这些只是补充,重要的是,以孩子成长生涯为视角,各个阶段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