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会对母亲产生依恋 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764 阅读

为什么婴儿会对母亲产生依恋

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依恋关系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
1.前依恋阶段(0-6周):这个阶段的婴儿能辨认母亲的声音和气味,并不介意与母亲分离,还没有形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2.正在形成的依恋阶段(6周-8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对母亲会有更亲热的反应,如笑、咿呀学话……哭的时候母亲抱起来会安静,仍然不介意与母亲分离。
3.明确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是第一个“分离焦虑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已形成了对妈妈的依恋关系,当妈妈离开时会烦躁不安。
4.双向关系的形成(18个月-2岁以后):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让他可以理解妈妈离开后是会回来的,基本的安全感就此形成。

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这种依恋属于?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属于回避型,具体的讲就是母亲在不在场,婴儿表现的都是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不反抗,不焦虑,母亲回来时,他们不理会,这些婴儿实际上并未与母亲形成特别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约占20%。(你可以具体参见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中的鲍尔比、艾斯沃斯的婴儿依恋关系)

孩子恋母会有什么影响?

孩子恋母会有什么影响?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中文翻译为伊谛普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伊底庇斯情结。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恋母情结并非爱情,而大多产生于对母亲的一种欣赏敬仰。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恋母情结。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一年龄段有恋母情结,而在儿童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有恋母情结。 恋母情节的原因有太多种说法:成人幼童化、从小缺乏父爱、女性长辈为了陇断他的感情不让其他异性占有、从小接受异性中唯毋至上的观念等等,不管怎么说有恋母情节的人大部分有性格、人格上的缺?。这种人很难结婚,即使结了婚,离婚率极高。
大多数人的“恋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由于学习或成长的需要,他们逐渐会远离父母,与家长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久远,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 从出生开始,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占主导,使得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感特别强。孩子会产生“我喜欢妈妈,我长大要和妈妈结婚”的念头。
就孩子的成长发现来说,顺利过渡恋母情结,有以下建议:
一,孩子在婴儿期(3岁前),给他足够的抚触,抱抱,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足,孩子的探索能力和独立性更强。
二,孩子在性器期(3~5岁),孩子对性器官很很好奇,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建议和同性父母洗澡),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身体结构的问题,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相关的绘本,让孩子知道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三,建议孩子在6岁开始要分房独立睡觉。因为这个年龄是孩子的青春期前期。他们需要知道,爸爸妈妈的亲密关系,是他们的隐私,从而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四,孩子进去青春期,建议给孩子保留足够的空间,如果家里的男孩的家庭,妈妈应该和孩子保持身体距离。如果是家里是女孩的家庭,请爸爸和孩子保持身体距离,没有孩子的允许,不要拥抱或亲吻。
如果孩子在6—7岁之后,仍然沿袭着幼儿期将父母作为自己的情欲对象的原始情感,继续在父母或母亲身体上寻求性满足,排斥同行父母,就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