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告状的行为如何引导 幼儿爱告状教师如何应对?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898 阅读

孩子告状的行为如何引导

幼儿爱告状教师如何应对?

幼儿爱告状教师如何应对?

有时候孩子告状不在事情的本身,或许更多时候是想表现自己,他是很聪明的,用这种方式也可以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在他的心中,老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他或许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与老师亲近。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也不用苦恼,就当是孩子对你的喜欢吧!当然了作为老师还得正确引导,批评是不可取的,也不要表现得不耐烦,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使他不敢再表现自己。 多鼓励他、引导他自己去解决问题,特别是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处理。
首先对于他的能力给予肯定,然后告诉他老师非常忙,让他学会自己处理,帮老师分担一下,最后再指导他遇到这类事情要怎么做,这样慢慢减少他能够告状的事情。

两岁半的孩子不会告状怎么办?

考虑是你家孩子语言发育缓慢的问题。
孩子不会说活,建议家长平时尽可能多引导孩子说话,对孩子包容、有耐心,引导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果孩子年龄较大或者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平时的表现很灵敏,并且对外界的声音像是父母的呼喊有反应的话,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排除孩子是天生智力有障碍或者是耳聋的可能了,这时候孩子不会讲话很有可能是因为缺乏语言环境导致的,父母不要太过紧张或担心,毕竟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宝宝说话走路的时间可能会早一些,有的则会晚一些,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对此父母应该更加耐心,平时多引导宝宝说话,陪宝宝玩一些有趣的游戏,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如果宝宝年龄较大或者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就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建议家长及时带着宝宝前往医院检查

实战演练丨如何处理孩子的各种“告状”?

爱告状的华华 镜头1:某幼儿园的自由绘画时间中,华华在专心致志地用蜡笔给他神奇的汽车涂颜色。坐在他身边的东东把脑袋伸过来凑热闹,被华华不满地用胳膊肘顶了回去。于是东东以闪人耳目的速度伸出小胳膊,大笔一挥,华华的车边就多了一个水彩笔哚的小点点。华华像被人掐了一把,尖声地叫道:“老师,东东画我的,把我的画弄坏了!” 镜头2:排队上厕所时,浩浩乱跑乱蹦,还撞到了前面的小朋友,华华马上大叫:“老师,浩浩不排队,他总是乱跑。” 镜头3:“老师,清清没有把点心吃完,这是不对的。”午睡后的点心时间,华华又开始告状了。 已经告状告了一整天的华华小朋友一点也不嫌累,但老师的耳朵都快起茧子。这么丁点儿的小事,都要告诉老师,这些5岁的小朋友越长大越依赖老师的干预了,怎么办呢? 喜欢告状并非缺点 面对华华这样的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尤其是4-6岁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喜欢告状呐? 原因1:表达能力变强 4-6岁的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强了, ta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发育得不错,知道一定的前因后果了。所以ta们可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什么影响或后果,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想法。 原因2:引起注意或赞扬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性,试图引起大人的注意或赞扬。 小例子:公园半日游。由于路途不是很遥远,老师嘱咐大班的孩子要做大哥哥、大姐姐,搀好中班的弟弟妹妹,步行前往。上路后,没走多远,涛涛就大声喊:“老师,佳佳他不搀好小弟弟”。 原因3:试图控制局面 自己的利益受损,心中觉得不甘,想要表达内心的忿忿不平,或试图控制局面。 小例子:绘画活动中,涵涵与毛毛为了一支蓝色的油画棒而闹起了意见,涵涵忍不住把毛毛推倒在地上,毛毛将这事报告了老师。老师批评了涵涵,可涵涵告诉老师是xx让他推的。多了几分钟后,涵涵又告诉老师:“毛毛昨天还打丁丁了!” 原因4:喜欢执行规则 当自己的利益没有受损,但是喜欢执行规则,喜欢“做警察”监督周围的人。 小例子:小莉莉看到小溪翻别的小朋友的书包,马上跑过来报告老师:“小溪没有经涛涛同意翻他的书包啦,还拿他书包里的玩具,小溪做得不对。” 了解了孩子为什么喜欢告状的原因后,家长们就明白了孩子告状其实并非是缺点。 “家长或老师们应耐心、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如果随便敷衍,这样对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 引导孩子这样做会更好 这样看来,小朋友告状,其实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是ta们发育正常的表现:或是ta们的正义感使然,或是ta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受挫的情感,要忍关注的情感需求。总之是比前一阶段“打”、“抓”、“咬”、“抢”要文明进步了许多。我们该如何接受并支持这些进步成长呢? 引导1: 向孩子表达谢意 向孩子表达:谢谢你让我了解你的感受、你的观察、你的看法。 引导2:站在孩子的角度 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话,比如:你还是很气某某拿了你的东西,对吗?或者,你看到某某做什么的事情,你很为某某某抱不平,是不是? 引导3:要引起思考 当孩子向你提出疑问时,要引起思考,教授道德准则。如:是啊,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是很友善的表现。看到自己的朋友被别人欺负想要拔刀相助是可以理解的,成熟的大孩子用语言讲道理而不是用武力。随便翻别人的包包或拿别人的东西是不道德的,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物件。 引导4:为孩子减负 告诉孩子,你只是一个孩子,有的事情让老师或家长来处理就好,大人们会帮助他们的。 “家长或老师要积极引导孩子,鼓励他们交流和表达,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而不是生硬地评价是非。” 无论如何让孩子感到被重视、体验到快乐很重要,这样他们会更乐于交流。在交流中,经过合适的疏导,他们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如果你的孩子曾经这样跟你“告状”,你的处理方法对了吗?在家长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一定会变得自信又独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