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止呕的手法 打嗝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2526 阅读

小儿推拿止呕的手法

打嗝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打嗝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饮食过快、吃饭过饱、摄入过冷或者过热的饮品等都可能引发打嗝现象的发生,打嗝的主要原因是横膈肌与肋间肌出现痉挛现象,进而导致呼吸系统自主急促吸气,声门短时间出现闭锁现象,导致声带发生特有的声音,被人们称之为打嗝,是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打嗝给人带来的不适感,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自我处理,使人恢复正常状态。
(1)进行屏气深呼吸。在进食的过程中出现打嗝现象,可以暂时停止进食,并做屏气深呼吸调整,使横膈肌的痉挛现象调整到正常装填,进而在短时间内止住打嗝现象。
(2)按摩方法。取医用棉签一支(如果没有医用棉签,可用筷子的一端包裹棉花替代),将棉签放入病患的口中,按摩软腭正中线位置,此处位于软腭与硬腭的交界处,按摩大约一分钟左右能够有效控制打嗝现象。
(3)应用弯腰喝水法。打嗝者可以将自己的腰弯至九十度,并大口喝大量的温水,胃部与横膈肌的位置较近,胃部的温度能够传递到横膈肌位置,环节其痉挛症状,同时内部脏器之间的相互摩擦,也能够有效缓解痉挛现象,能够达到瞬间停止打嗝的目的。
(4)应用惊吓法。打嗝者出现打嗝现象,旁人可以趁打嗝者不注意的时候,猛击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位置,惊吓能够使人在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者刺激之下,脑神经控制横膈肌的痉挛现象,因而起到止嗝的效果。此种方法禁止对患有心脏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应用。
(5)纸袋呼气法。此种方法需要在家人的监护之下进行,应用一个小型的塑料袋,打嗝者将自己的口鼻罩住,并进行三到五次的深呼吸,塑料袋中会有大量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在呼吸作用下,将二氧化碳气体重新吸入身体,以增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进而对打嗝起到抑制作用。
(6)应用伸拉舌头法。打嗝者在打嗝不止是,可以将一块干净的棉布或者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将自己的舌头向外部进行拉伸,此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腹部有气体向上升,打嗝现象便可消除。
(7)应用喷嚏止嗝法。打嗝者在出现打嗝现象时,可以应用刺激性的物品诱导自己打一个喷嚏,便可以肌体刺激作用下停止打嗝。

小孩手心热和口臭是怎么回事?

宝宝手心脚心经常发热、晚上爱蹬被子、嘴唇发干、舌尖发红等等,都是体内有热的表现,而孩子体内有多余的热不能顺利排出,就容易感冒、发热。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体内有积滞通常会伴有腹胀、大便干结、有口臭等情况
处理原则:消食导滞、运脾和胃、滋阴清热。
常用穴位:清补脾经,揉板门,清胃经,清大肠,顺运内八卦,揉小天心、清天河水,顺摩腹,揉中脘,揉天枢,按揉脾腧胃腧,按揉足三里、揉涌泉
穴位手法:
1、清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来回推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2、揉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3、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一节。
操作:清胃经,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清胃经,能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4、清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虎口直推至指尖
次数:100-500次
作用:调理肠道,止寒热泻痢,退肝胆之火,通便。
5、顺运内八卦,
位置:以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
操作:顺运八卦,又称运八卦。用拇指面自乾向坎运至兑为一遍,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次数:运100~50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降气平喘,止呕止泻,清热发汗,平衡阴阳。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呕吐,泄泻,腹胀,食欲不振,恶寒,发热,惊惕不安等症。
6、揉小天心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掐揉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揉之。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
7、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
作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
8、顺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术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称摩腹,摩300~500 次。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
主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积,消化不良,便秘,厌食,伤乳食泻。
9、揉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属任脉。又指中脘部。
操作:医者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
次数:揉或推约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胀,食积, 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嗳气等。
10、揉天枢,
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
操作:医者以食指或中指揉之称揉天枢
次数:揉100~200次
作用:理气消滞,疏理大肠。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食积不化。
11、按揉脾腧胃腧,
位置:脾腧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腧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揉法。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祛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
次数:50-100次
12、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称按揉足三里。
次数:20~30次。
作用:健脾和胃,强壮身体。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等
13、揉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处。
操作:用两拇指面轮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称推涌泉;用拇指端按在穴位上揉之,称揉涌泉。
次数:推100~400次,揉30次左右。
作用:滋阴,退热。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