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时间对照表 一年不吃晚饭,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1264 阅读

过午时间对照表

一年不吃晚饭,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一年不吃晚饭,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早餐吃的像皇帝,午餐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很多朋友听到这句话以为是晚上可以不吃,其实是希望我们晚饭不要吃的太多,这样肠胃比较容易消化。
但是我们得知道的是这句话说的是以前的时候,那时候基本上天黑就睡了,不像我们现在基本上好多人都是10点以后睡。如果晚上不吃好,那对肠胃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有个朋友就是说减肥,不想吃晚饭,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坚持,身材是保持住了,没瘦也没有胖,但是吃多了一点,或者吃硬一点的米饭,肠胃就受不住,就疼起来了。
而且放弃了那么多美食的诱惑,我觉得也是非常大的牺牲。所以我们晚饭是一定要吃的,但是如果是想要去保持身材,我觉得合理搭配饮食就行,没必要去不吃晚饭。
我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好的方法,这个是我们这边的一个特色,晚上喝这个就行:
【炒米茶米】
准备食材:
大米、清水
制作步骤:
1、大米淘洗干净,直至水变得清澈一些。
2、把洗净的大米放入容器中,一般是前一天晾,第二天再翻翻,差不多就干了。
3、锅中不放油,直接把大米放入锅中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的就会闻到米茶米的香味了。
4、最后直至米茶米变得焦黄。可以直接加水熬成米茶当晚饭。也可以加水泡茶喝。

假如你是孔子你会周游列国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的问题。在后人看来,孔子周游列国,说上100个理由都不为多。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可以算得上政治家,何以成名?不是自封的,是后人公认的,他的思想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是学思践悟,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规律。
培育品德、精神,获得经世致用的学问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孔子的社会实践,体现在周游列国中。此“游”,不是今天的考察、参观、出访那样简单和容易变味。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期间,历经艰苦,甚至于险些丧命,虽然未得到诸侯的任用,但仍然乐观,坚持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到觉得孔子周游列国,类似《西游记》的西天取经。两个团队都是为了取经、修行、降魔,都历经磨难,只不过,一个取的是佛经,一个取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一个是入佛修炼,一个是入世修养,一个降的是人间的妖魔,一个降的是人性的心魔,一个经历的磨难注定是81难,一个经历磨难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如此执意周游列国,其意义重大。我认为包含有教学、做学问、修身、入世的多种初心。
针对教科书少、信息量小、内容赶不上形势,要达到孔子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学要求,必须面向社会和未来,这恐怕是最早的“开门办学”。
要达到教学互动,要开展教学研究,要想学生在仁德与才能上全面发展,得围绕“入世”这个教学主题,“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考察学生的言行,做到察人有术,这恐怕是最早的“因材施教”。
由于毕业不包分配,那就得主动上门推销自己,这恐怕是最早“双向选择”。
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走出学堂,不死读书、不读死书,不浮躁,不急功近利,才能培育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用一生来追求真、善、美,追求理想的社会。周游列国的初心,恐怕又是最早的“为谁读书”的教育思路。
陆游在《东夜读书示子聿》中一语破的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类似这样心得的,还有清代钱咏《履园丛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难怪现在很多事情,都还在途中,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