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怎么正确与别人相处 孩子游离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之外,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融入?

[更新]
·
·
分类:生活百科
4173 阅读

幼儿园孩子怎么正确与别人相处

孩子游离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之外,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融入?

孩子游离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之外,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融入?

孩子经常游离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之外,不喜欢参加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融入到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呢?孩子产生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自身因素:幼儿天生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害羞 。
很多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人多的环境的时候,就不敢动了,其实他们心里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根本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老师强制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不仅不会帮助到他们尽快适应集体活动,相反会起到反面的作用,会使他们更加恐惧集体生活。
所以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要用传统的方式耐心的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或者是选择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来邀请他参加集体活动,并且当这部分孩子参加了集体活动之后,不管表现怎么样,老师一定要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的孩子就不会觉得集体生活恐惧了,就会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享受集体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其次、家庭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比较受到宠爱,但是平时也都是自己一个人玩,家长很少带孩子出去玩,所以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特别孤立,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更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如果是这种情况下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话,老师就要和家长交流沟通一下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所以建议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外界的环境,并让孩子与同龄人有更多时间的交往,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孩子有了和其他人交往的经验,到了幼儿园他就会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第三、很多孩子有时候是不害羞的,相反还会很活泼,但是只有在特别多人参加的活动中才会害羞,说明孩子还是不习惯和特别多的孩子一起参加集体生活,这也是因为他从小的家庭环境影响的一种因素。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考虑小组活动,就是不让那么多的孩子参加一种活动,可以把他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这样孩子一看没有那么多人了,就会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了。
第四、孩子本身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本身他年龄又小,又没有接触到社会上,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虽然孩子小,但是孩子都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家长有一方是特别强势的,平时不管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否定孩子,来也不表扬孩子,孩子自己就会认识到他自己是不是特别笨?所以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觉得自己特别笨。
那么到了幼儿园之后,他会把这种自卑感表现得更加明显,会特别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就怕老师会和家长一样不管他干什么事情都否定他。
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老师要做的首先从心理上开导孩子,引导孩子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并且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老师不会批评他,当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他最大的动力,所以慢慢的孩子就不会抵触这样的集体活动了。
第五、老师安排的集体活动太简单了或者是太难了,所以导致有的孩子觉得这样的集体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难度或者是没有办法完成,所以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如果是这种情况,作为老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集体活动,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没有吸引力,太难了孩子就会就怕自己完不成,不敢去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所以幼儿园老师在安排集体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集体活动。
不管是怎么样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这些孩子出现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作为幼儿园老师要多关注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帮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幼儿园老师要做的就是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什么是“孩际关系”?如何指导孩子的人际交往?

为孩子提供早期社会交往的机会,可以避免孩子不合群,从孩子会走路时开始,家长就要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自由玩耍,每周至少要有10小时。孩子们玩耍时,家长不要去打扰,只要没有危险、争吵、打架、哭闹,都要让他们自己学着去处理解决。随着孩子年龄增大,社会范围了应扩大。有的家长为了“保险起见”只让孩子与邻居或亲戚家的孩子玩,这并非上策。让他们自己闯天下,去认识不同的性格特征的儿童,让他们在一起去“厮混”、“撒野”。这样可以克服孩子羞于交往、胆怯、腼腆、不合群的习惯。家长要认识到“三人世界”对孩子来说就是“成人世界”,把孩子从这种“成人世界”中解放出来,奠定他(她)一生的社交能力基础,还应抓住关键时机。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独生子女最易产生任性、自私、懒散、意志薄弱、适应性差等,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加注意,有的家长也是注意的,但虽经家长多方教育、引导,但效果效果往往也不好。可见这不仅是教育、引导问题,幼儿缺乏社会交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以及任性、自私、懒惰、意志薄弱等缺点的克服,往往主要是靠他们自己在与其同年龄相仿的的小朋友之间的交往中得以体验、实践才能提高和改善。这称为“群体教育”,它比起成人教育更有效。若让独生子女离群索居,单搞所谓的家庭教育和智力开发,便会使孩子失去与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小伙伴在玩耍、游戏及交往中互相适应、互爱互助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这与独居于家庭,备受关怀,以他为中心,得到百般宠爱的处境和心境是大不相同的。这使孩子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认识他人,从而造成他们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先天不足”。孩子只有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才能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适应,学会处理“孩际关系”,这是培养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可以缺少的重要条件。孩子只有走进小伙伴的世界,真正扮演孩子自己的角色,“以孩子教育孩子”才可不断地自我完善。走上健康、正常的心理发育的轨道,从“自我中心”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义务和权利。从而培养尊重自己、理解他人、团结协作、意志坚强等良好的品格。
谁让孩子生活在“蛋壳”里
现在,一些研究学者将“三人世界”称其为“蛋壳”。一些少年儿童沉湎于闭门看录像、玩电子游戏机、戴着耳机听音乐,课余时间常处在一种封闭式的现代视听享受中,很少有伙伴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这就造成了“蛋壳文化”的称谓,有的是客观环境,也有的是父母对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家长总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别的孩子到自己家里来;也反对自己的孩子上别人家里去。于是,家庭成了一个密封的蛋壳。家长在家,孩子只好硬着头皮温习功课;家长不在家,独守空房的孩子,只好与电视机相对而坐。难怪孩子说星期天是他(她)最难过的日子。有的父母星期天上班,把烧好后,便把孩子反锁在家里。“我最怕过星期天”是不少孩子发出的呼声。”有的因此从楼上顺着落水管爬下而摔伤,他们对家长“闭关自守”政策十分不满。他们的天性应该放开,无兄弟姐妹的缺憾应该得到弥补。伙伴间的友谊也不可或缺。近年来,对九个大城市337名儿童的智能测试表明,集体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常识水平,均优于散居的儿童,而且性格比较开朗、明快、待人接物大方,自私心理较少。
“蛋壳文化”还表现在家长不允许孩子有隐私,出于对孩子过多保护的心理,有些孩子不容孩子有一点小“秘密”。他们检查孩子的日记,拆孩子的信件,试图把孩子的思想也禁锢在“蛋壳”之中。一位少年考入了重点中学,他妈妈问他希望得到一分什么礼物时,他毫不思考地说:“我要一只带锁的抽屉。”从那时起,他整天把抽屉钥匙挂在皮带扣上。他的宝贝日记本再与不用东塞西藏的了。然而,他很快发现他妈妈也有一把同样能打开他抽屉的钥匙。他愤怒极了,跟妈妈的距离一下子拉开了。他开始将日记本到处转移,还用汉语拼音加英文的混合书写方式记日记。其实作为家长应该明白,将秘密毫无保留地交给父母,那样的孩子是不会长大的。